75支全球顶尖极客团队齐聚苏州!“赢在苏州”2025第二届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项赛暨具身智能极客营顺利举办!
6月30日,75支顶尖极客团队齐聚苏州,登上“赢在苏州”2025第二届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项赛的舞台,展开激烈角逐,最终20支团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将于7月9日参加大赛全球总决赛,角逐最高3000万元的创业落地助力金。
本次专项赛由苏州市科技局主办,元禾控股承办,火星加速器与古月居参与协办,设有五大核心赛道:多模态智能感知(视觉、语义等)、灵巧操作与精细控制、具身智能决策与规划、具身小脑与运动控制以及硬件本体与核心零部件。
赛事前期累计吸引了超300个科创项目报名,经严格筛选后,75支极客团队受邀加入具身智能极客营,参与为期三天两夜的技术冲刺,围绕技术攻坚和产业对接展开深度培训和资源链接,为专项赛蓄势赋能,为苏州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高地注入创新动能。
高规格开营
政企协同擘画产业蓝图
汇聚全球顶尖技术力量、突破传统机器人边界,具身智能极客营精心设计了“技术推演、产业破壁、生态催化”三大模块,邀请了近30位行业领军人物亲临指导。开营仪式上,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余式汪、元禾控股副总裁童亮等领导出席。
吴旭翔在致辞中强调,苏州正以“技术赋能+场景链接+商业孵化”为核心驱动,全力构建具身智能全生态创新体系。此次大赛作为汇聚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与项目的关键平台,将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童亮表示,元禾控股将充分发挥资本纽带作用,推动创业者、科研机构、产业龙头与资本方紧密协作,共同构建开放共生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黑漫科技有限公司(筹)CEO杨子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期待从前辈的实战经验中汲取养分,在同行的案例分享中学习避坑策略,更期待与全球极客携手探索产业新可能,共同书写苏州具身智能产业新篇章。
前沿技术深度剖析
点燃创新引擎
6月27日的技术分享环节,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戴盟首席科学家王煜教授发表《具身智能全链路解决方案:感知-操作-学习的深度剖析与展望》主题演讲。王煜教授凭借在机器人领域多年的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具身智能前沿技术,为在场团队清晰勾勒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让大家对行业趋势有了更深刻认知。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北大-灵初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杨耀东带来《具身视觉-语言-行为模型的对齐与应用》分享。杨耀东通过案例展示,详细阐述了多模态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打开了团队技术探索的新视野。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发表《训练场打造具身智能新开发范式》主题演讲。刘宇飞结合自身经验,从训练场地的搭建、模拟环境的创设,到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分享了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方法论,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产业资本精准对接
打破发展壁垒
6月28日,坤初产业投资创始人李昊带来《一级市场运行逻辑及融资策略》分享。李昊从资本运作的底层逻辑出发,详细解析了一级市场的运行逻辑以及企业融资的关键节点与策略要点,帮助团队精准把握融资节奏,洞悉产业发展趋势。
在《跨界与融合:10家产业天团X75家具身智能新锐的双向奔赴》环节,来自中际旭创、天准科技、长光华芯、天聚地合、创元产业投资、海格控股、联想集团、耀宁科技、福达股份、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十家龙头企业的嘉宾分别介绍了在具身产业链的布局和思考,为产业与创新团队搭建起沟通桥梁。
仙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叶杨笙带来《从仙工四次关键选择的战略和执行实践看具身智能落地》深度复盘。他分享了仙工智能在创业历程中面临的四次重大战略抉择,以及背后的思考逻辑与执行策略,包括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市场、组建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团队、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与合作伙伴等,为团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华为云团队围绕cloudrobo平台赋能具身智能创业者展开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该平台在算力支持、算法优化、应用开发工具等方面的优势,展示了科技巨头对具身智能产业的赋能力量。
产业生态沉浸体验
拓宽合作边界
6月29日,极客团队走进苏州吴中区,开启产业生态的沉浸式学习与互动之旅。
团队首先参访绿的谐波,受到绿的谐波副总经理储建华的热情接待。在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与研发实验室后,储建华详细介绍了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方面的技术实力与产业布局,并与极客团队就谐波减速器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未来研发合作、产品配套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展开深入交流。
随后,极客们到访科沃斯机器人。科沃斯集团行政总监张斌带领团队参观了科沃斯的产品展示厅,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商用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布局,分享了科沃斯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到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
下午,在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吴中科招中心代表对吴中区机器人产业链进行了系统介绍,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到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全方位展示了吴中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以及在产业政策扶持、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优厚产业政策环境。
元禾控股投资促进部总经理邓达力带来了苏州科技及人才政策专题分享,并介绍了东沙湖基金小镇的创新生态环境,鼓励学员用好“先使用后付费”“先研发后占股”两大苏州科技政策法宝,来苏州实现创业梦想。
此外,极客们还进行了赛前专项训练与1v1闭门路演,由资深专家及产业领教组成的评审团,针对各团队的项目技术方案、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方面给予精准反馈,助力团队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商业化与技术细节,为最终的比赛冲刺做好准备。
当前,苏州已构建起覆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已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600余家,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10余个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核心企业80余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此次大赛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竞技场,更是苏州向全球展示产业生态优势的重要窗口。苏州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更多创新资源集聚,全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期待更多颠覆性成果在此诞生。